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社科评论|现代性自我问题的政治哲学反思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9-08 10:3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认识自己,回应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是哲学思考的根本命题,也是政治哲学思考和美好生活建设的关键。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论人类》的开篇就明确指出:“认识自己是哲学探究的最

认识自己,回应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是哲学思考的根本命题,也是政治哲学思考和美好生活建设的关键。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论人类》的开篇就明确指出:“认识自己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似乎是公认的。在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所有争论中,这个目标从未改变或动摇过。 :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的观点,是所有思想的坚定和不可动摇的中心。”

然而,在一段时间内,它经历了现代性。开悟的人类智力已经忘记了特定时空自我存在的有限性,完全沉浸在盲目、狂妄、放纵和自满中。这种现代自我解放诉求和线性进步的叙事,受到了以马克思为代表的诸多哲学家的批判。这是人类面对资本逻辑的强大冲击和瞬息万变的生活条件做出的积极调整。 ,是对“认识自己”这一古老哲学格言在现代语境下的生动诠释。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在于人的现代化,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在于人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努力呈现现代自我存在的实践基础,以及在碎片化、突发性和不合逻辑的后现代社会中自我存在的政治和哲学生存取向,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破解现代人的生存自我在困境中,突破狭隘的个人自我关怀,培养崇高远大的生存条件,瞄准人类共同体生活的实践智慧的政治哲学,承载着重要的使命。政治哲学以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反思建构为使命,以批判的方式实现对人类和谐交往基础上产生的公共生活的审慎把握。它是时代精神和人类生存脉络的生动体现。具有强烈公共现实利益的政治哲学探索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获得的良好生活条件。这关系到现代自我最深层的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人们在社会生活的经验现实中的感知 生存的不足和不足表现出人们在理想价值观的规范建构中对未来世界的追求和向往在事实和规范的充分张力下,保持对更好的社会生活的信心、期望和动力。美好生活的建设离不开合理合法的政治秩序的维护。 “什么是好的政治秩序?”这个问题一直是中外政治哲学共同回答的基本命题。政治哲学避免过于崇高和完美的乌托邦规划,扎根于人类现实社会生活,精心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正当政治秩序。可以说,政治哲学可以弥补政治学在政治制度设计中过分关注政治事实的片段和细节,而忽视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形而上的价值追求,使人类超越对工具理性和技术知识的纯粹追求。政治行动的狭隘和偏见,真正审慎地在政治行动的实践智慧的层面上构想了人类应该拥有的美好生活和实现它的道路。

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反思现代性问题,需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整合复杂的社会关系,理性审慎地实施现实存在意义的实际行动.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抽象思维、形式化的逻辑结构、浮华的屠龙术、“大空话”。立足于生产生活实践,面向公众生活世界的政治哲学规划,肩负着破译这个时代的理论“神秘主义”的使命。现代自我的生存命题是每一个“真实个体”都会遇到的普遍情况,质疑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他是否能更合理地追求积极、自觉的生存方式。

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反思现代自我问题,需要真诚面对古今中外政治哲学经典,充分吸收既有的政治智慧,实现现代性的自我意识。研究政治哲学经典文本的过程,是一个超越时空限制的视野与政治哲学家融合的过程。这也是研究者反思自己、反思社会、品味时代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尽量避免先入为主的认知偏见对政治哲学经典研究的干扰和影响,拒绝通过片面截断的方式将政治哲学家的思想碎片化,力求还原政治哲学家的思想观点。在他们的具体。在时代语境和整个意识形态体系中的真正含义。政治哲学经典之所以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展现出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是因为政治哲学家真正认识到了存在、真、善、美、人等哲学的根本问题,并加以运用。自己独特的思想魅力。使这些基本问题生动地体现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新时代背景下的政治哲学家及其经典文本,需要真正实现政治哲学家最深层次的生存观、价值追求和人文关怀,引领时代发展和历史进步。 .在阅读政治哲学经典中感知时代,在拥抱时代的同时理解政治哲学经典,使现代自我在时代与经典的相互诠释中得到印证和成长。

(作者为齐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社科报作者:谢立伟、韩生

p>

欢迎关注中国社科网微信公众号cssn_cn,了解更多学术资讯。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网址: http://www.zgshkxpj.cn/zonghexinwen/2021/0908/643.html



上一篇:指南者留学分享 21 fall盘点NTU中国与全球治理社会
下一篇:社科评论|专业评论是文艺评论的“定海神针”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投稿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编辑部|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版面费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论文发表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