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文学评论 | 从“整本书阅读”中感受时代之美(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16 11: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森检察官在南乡问为什么把他当自己人时说:“因为我想看到正义被伸张,仅此而已。”故事在这里被法律的余地和人性的温情的结合推上高潮。这本书

  中森检察官在南乡问为什么把他当自己人时说:“因为我想看到正义被伸张,仅此而已。”故事在这里被法律的余地和人性的温情的结合推上高潮。这本书最大的悲剧是监护人之间截然不同的态度造成的。被害者宇村从心里不相信有前科的人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回归社会,所以他敲诈勒索,最终酿成悲剧。而南乡这样希望通过教育刑让有前科的人改过自新,堂堂正正活着的管教官就显得格外可贵。这也启示我们,对有前科的人要保有包容之心,不能因为他曾经的恶就否定他今后的善,带着这份人性之光,将法律和情感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法治前进。

  书中最有名的概念是“差序格局”,是指“发生在亲属关系、地缘关系中的,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推及开,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格局,且它随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我终于理解了,我的父母生养在农村而后迁入城区,做事依旧喜欢用“熟人关系”,小到买菜、买手机,大到做生意、买房子,都要打听有没有懂行的“熟人”,从关系远近来判别买到的东西能否价廉物美、事情能否满意完成。

  这本书散发着浓厚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满溢着作者奇幻的想象。它精心设计的细节,蕴涵着普泛、无尽的人生智慧;率直、简洁、清新的字句,诉说着古老神秘的生命真相。

  漫漫旅途,读者能够与这位牧羊少年如影随形,去见证那偶然的六次奇遇,恍若于天涯海角拾起了碎片的身体,最终拼凑成完整自己。

  编者按

  西班牙的牧羊少年圣地亚哥不愿成为神父,他梦想着云游四方,而非了解上帝以及人类的罪孽。当圣地亚哥赶着羊群睡在废弃老教堂的夜晚,他再次做了那个重复出现的梦:在埃及金字塔附近,存放着一笔可观的宝藏。阿拉伯人有一句老话:凡是发生过一次的事情,可能永远都不会再发生;但发生过两次的事情,就一定会发生第三次。

  浙江传媒学院学生 孙慧慧

  人性的光辉 见之于随处

  好的小说除了布局缜密的故事情节之外,应当还拥有丰富的辐射角度,和温暖的人性光辉。《消失的十三级台阶》无疑都有,因此,它不失为一本好书。

  文章中人性的光辉是最打动我的地方。这种光辉体现在工作一筹莫展时,南乡对纯一说“我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我们的工作完成一半了,坏消息是我们的工作还有一半没完成”时,带给我真切的忍俊不禁;这种光辉体现在南乡毫不掩饰地说出“真实想法与说给别人听的话完全背离的日本民族的阴暗心理”时的毅然决然;这种光辉亦存在于,凑大介被纯一试探会不会躲避沉冤得雪后的树原亮时认真地回答“我还要和他一起工作,就像从前一样”;这种光辉也存在于南乡的双胞胎哥哥为了把欠弟弟的人情还上而替他引开警察的情节中。

  以前我一直觉得感性和理性是截然不同的东西,写好一个故事逻辑很重要,情感过多容易陷入矫揉造作的境地。通过阅读这本书,从普通善良的人因为杀人的愧疚和内心的煎熬而说出“我和你都是无期徒刑,永远没有假释”到为了解救自己的内心而选择救助一个被冤枉的人,我才发现,原来情感占据了人的大部分思维,不带情感的逻辑才是理性缺失的。

  作者能够在不疾不徐中复述出该书的梗概,尤其对该书人性的光辉尤为推崇。深入肌理的阅读与跳出书后的细致观照,是优秀读书人应有的标的。

  播下阅读的种子,做好领读的使者,搭建互动的桥梁,让青年学生在阅读中认识世界,对话心灵,积蓄力量。在由浙江传媒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浙江传媒学院长三角智能传播研究院承办,《中国青年作家报》联合开展的第六届浙江青年阅读节上,主办方从青年学生的兴趣出发,从沉浸式阅读入手,鼓励青年读者将数字化技术充分融入深读之中,以新形式创制书评。今天本版刊登部分优秀稿件,并邀请三位中学教师“点评”,与青年读者一起,从“整本书阅读”中去感受和体会蕴藏在书籍中的文化、生活、时代之美。

  从乡土寻根,重识我们三代人

  梦境,是上帝赐予少年的预兆,是少年出走远方的起点,也是人类创世的想象。

  这点在世界各地的温商身上也有很好的体现。早期,温商以抱团做生意出名,大多是与信任的亲人、同族人或同村人合作,共同进退。而后“熟人社会”遭到城镇化的解构,新一代的温商不再有农村那样与生俱来的熟人圈子,原来依靠“血缘、亲缘和地缘”形成的企业家社会网络,慢慢被“同学经济”“宗族文化影响下的人格化交易”“业缘”网络等新模式取代。随着社会发展,原有意义上“熟人社会”虽然遭到了解构,但也有了新的内涵和模式。也就是说,“乡土社会”的表壳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在重构过程中其间的“乡土性”依然保留了下来,在现在和未来还会继续影响社会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网址: http://www.zgshkxpj.cn/zonghexinwen/2022/0616/900.html



上一篇:首届江西社会科学青年创新团队智库沙龙活动举
下一篇:「每日社科」什么是“学问”?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投稿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编辑部|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版面费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论文发表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