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共同富裕报告:完善中(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20 00:5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发布会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方晋主持,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出席会议并做主旨演讲。三位主报告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

发布会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方晋主持,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出席会议并做主旨演讲。三位主报告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蔡昉,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分别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紧接着,十多位专家围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助力共同富裕”、“完善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体系”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研讨。

8.如何看待居民收入差距高位波动,完善初次收入分配的政策取向是什么?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对中国形成明显的供给侧冲击,给我国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带来不利影响;经济增长率提前出现了趋势性下降,使共同富裕面临经济增长难题;城乡、地区、群体间收入差距过大给实现全体性、全域性共同富裕带来挑战;人口结构变化给共同富裕做大和切好蛋糕带来挑战;社会阶层固化给中等收入群体成长带来了阻力;资源环境约束增加;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教育体制改革缓慢等问题日益凸显。

5.当前推进共同富裕面临的关键挑战有哪些?

3.为什么从生活质量评价框架构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

现摘取《中国发展报告2021-2022:走共同富裕之路》部分亮点汇总如下。

1.如何全面理解共同富裕?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之一。

14.如何打破构建全民共享型社会福利体系的财政瓶颈?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引起重视。它带来了消费需求不足和内需不足,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带来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降低了民众对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认同感。这些负面作用最终会影响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甚至会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初次分配是收入分配体系中的基础性环节,建设合理的初次分配制度是夯实收入分配结构公平合理的重要基础。初次分配的过程和结果是由市场主导的,决定各种生产要素报酬份额的大小和分配结果的合理性。初次分配的政策取向,主要应该是解决市场扭曲和市场不完善的问题,尤其是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完善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

近年来,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发生了显著改变,为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创造了机会和挑战。中国的劳动力数量和就业规模呈下降趋势,劳动力的素质(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但是,技术进步、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也对就业的数量和质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创造社会财富,获得就业收入,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最主要途径。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收入差距的重要来源是不同就业者获得收入的差别。一个劳动者的收入既决定于其劳动时间的长短,就业时间的长短,也决定于其就业质量的高低。充分就业不仅能为全部劳动者提供收入保障,而且会减少就业群体的收入差距。提高就业质量是指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工资收入上升的就业岗位的增加。

《中国发展报告2021-2022:走共同富裕之路》系统梳理了共同富裕的政策愿景与发展脉络,探讨了共同富裕在新时代的基本内涵。报告探索构建了基于生活质量研究的观察指标体系,对共同富裕的实施进展以及存在的突出短板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探讨了增长与共享兼容的发展模式,详细阐述了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的差距、成因及应对之策,提出了有利于推动共同富裕的政策框架。

2.如何看待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后的共同富裕政策议程?? ?

13.如何推动绿色发展转型过程中的公正转型?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加剧,人口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对中国的长期增长带来挑战,不利于我国建设富裕社会。从供给侧看,长期低生育率蕴涵的人口内在负惯性势能一旦释放,生育率不断下降将很难逆转,削减了劳动力供给,提高了社会老年抚养的比重,面对“未富先老”,社会成员中做蛋糕的人减少了,而分蛋糕的人口增加了,这同我国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做大蛋糕形成了尖锐矛盾。从需求侧看,人口的老龄化和少子化也将对居民消费需求的规模增长、结构特征和质量提升都产生重要的抑制性影响。这也意味着,我们未来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及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增长潜能上来。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网址: http://www.zgshkxpj.cn/zonghexinwen/2022/0920/913.html



上一篇:极目时评丨社科院硕士毕业生送外卖,人生没有
下一篇:厦门大学社科项目入选《从中国倡议到上海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投稿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编辑部|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版面费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论文发表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