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版面费[04/09]
-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投[04/09]
-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数[04/09]
-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期[04/09]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共同富裕报告:完善中(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在绿色发展转型过程中,要更加强调公正转型,共同分担转型成本,共享转型红利。为此,推进绿色转型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为满足人
在绿色发展转型过程中,要更加强调公正转型,共同分担转型成本,共享转型红利。为此,推进绿色转型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提供青山、绿水、民富、民安的资源环境。推动绿色转型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区域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有效探索不同交易模式,培育市场交易主体,不断完善市场交易制度。要完善绿色转型的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建设。加强绿色转型的投融资机制创新,推动更多主体参与,实现更加公平、高效的发展。将绿色发展机制融入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加大金融市场服务绿色发展转型的力度,加强区域间减污降碳的协同治理,加强转型过程中成本分担和收益共享的公平性,对转型过程中受损较大的地区、群体和行业给予针对性的财政、金融以及其他各类政策支持。
2020年10月,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明确了到 203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在中国政策议程上的地位由此更加凸显,由过去的理念倡导变成具有鲜明实践导向的政策议程,目标和路径更加清晰,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在顶层设计上,共同富裕将在《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指导下整体有序向前推进。在实现目标上,共同富裕正在从“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目标转向先富带后富、实现全部地区、所有人的共同富裕。在实现内容上,共同富裕正在从努力使全体人民从“五有”拓展到使全体人民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七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实现路径上,先行支持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
4.如何看待人口形势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
?消解社会阶层固化对于保持国家政治稳定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中,位于社会阶层底部的人群及其后代有更多机会摆脱原有的阶层、社会身份、家庭背景对其发展的束缚,实现阶层的跃迁。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之后,相对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存在。缓解相对贫困促进社会流动应重视多维相对贫困问题,打造覆盖城乡的扶贫治理体系。要聚焦能力贫困,特别注重通过教育、医疗卫生、技能培训等手段提升相对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要建立城乡一体的相对贫困标准和动态监测体系,及时精准识别相对贫困人口,将脆弱和抵御风险能力低的各类潜在贫困群体纳入扶贫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发挥作用的政策体系,加强对相对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形成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保障体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公平开放机会,消除各类市场准入壁垒和市场分割,促进要素流动,对微观个体形成正确的激励,充分发挥微观主体的发展潜能。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需要建立区域发展的整体框架,明确区域定位,统筹推进四大地区板块协调发展战略。东部地区要加快推进现代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率先建立全方位开放型经济新体系。西部地区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施一批重大生态工程。东北振兴要取得新突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新竞争优势。开创中部崛起新局面,打造现金制造业基地,在沿长江、黄河中下游以及京广、陇海、京九等铁路沿线打造中高端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中等收入群体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支撑创新转型的人力资本基础、释放消费红利的主力军。完善中等收入友好型的政策体系需要制定差异化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策略;把“扩中”的重心放在“提低”上,“提低”的同时也要“稳中”。具体而言,一是减少中等收入群体在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上的成本,防止其因为负担过重重新降为低收入群体。二是通过改善营商环境、落实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财税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三是通过完善终身教育和培训体系帮助脆弱中等收入群体提高技能水平,提高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和创收能力。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应对不确定性冲击的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网址: http://www.zgshkxpj.cn/zonghexinwen/2022/0920/913.html